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只蛙的身上为什么有肿块?是肿瘤?寄生虫?

2017-10-09 闪电乌干达 爬行天下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前段时间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尖吻扩角蛙的推送。尖吻扩角蛙会把卵背在自己背上,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之后直接跳过蝌蚪的阶段,会直接变成小青蛙!

 


这尖嘴眯眼神情极似小夫的青蛙竟由此特意习性。其实尖吻扩角蛙所属的尖吻扩角蛙科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具有类似的习性——它们会把卵产在自己的背上,背着这些卵直到它们孵育。

 



甚至有个别的属进化出了类似“育儿袋”结构。没错!育儿袋!说道育儿袋很多人都会想到澳洲的袋鼠、考拉等等萌物。当然,这些蛙的“育儿袋”部长在它们的腹部,而是在背部!

 

幽蛙属(Cryptobatrachus


幽蛙(Cryptobatrachus pedroruizi


碟背蛙属(Flectonotus


碟背蛙(Flectonotus pygmaeus


囊蛙属(Gastrotheca)


Gastrotheca piperata


芬蛙属(Stefania)


芬蛙(Stefania ginesi


这四个属下成员非常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有的爬友看到它们背上背着小青蛙或小蝌蚪,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非洲的负子蟾。其实,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负子蟾和扩角蛙科的成员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背上携带后代的习性勉强凑合算是趋同进化。

 


扩角蛙科之所以要把后代背在背上,是因为扩角蛙科成员已经适应了陆栖甚至树栖的环境。有人认为扩角蛙科是两栖动物从水陆双生转变为陆生的一个进化节点。扩角蛙科把卵带子背上,即离开了水,又提高了后代的生存率。

 


扩角蛙科成员可以笼统地成为“袋蛙”,袋蛙这个词源自于英语中的“marsupial frog”,marsupial就指的是有袋目动物的袋。实际上,“marsupial frog”原本只代指囊蛙属(Gastrotheca)和碟背蛙属(Flectonotus),由于同科成员有类似的特征,“marsupial frog”(袋蛙)这一词生动好记,很多网站会把其它属的成员也叫做marsupial frog。


时间一长了大家也开始把背上背着蛙卵的这类蛙统称为marsupial frog(袋蛙),即便其它属的成员并没有所谓的“育儿袋”,它们的卵是裸露在雌蛙背上的。

 

幽蛙属某种


我们最关心的也许是袋蛙是如何把蛙卵弄到自己背上的育儿袋中取得。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和图片,大家姑且就听我有文字给大家描述描述。

 

以碟背蛙科的Flectonotus fitzgeraldi为例,这种蛙俗称侏儒袋蛙。准备产卵的雌蛙会根据雄蛙的叫声去寻找雄蛙,抱合一般发生在叶子上。交配时雌蛙会弓起背部低着头,并举起泄殖腔。雄蛙把后腿放在雌蛙泄殖腔附近,像骑自行车一般来回运动,同时把自己的骨盆往前顶。

 


雌蛙这个时候会从泄殖腔处分泌一些润滑液体,雄蛙利用这些液体来润滑雌蛙背部的皮唇,所谓的皮唇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育儿袋”。雄蛙踏车运动和顶骨盆运动会促使雌蛙的皮唇变宽,此时雌蛙就会把卵排出,雄蛙的塌车运动会把卵踩进皮唇内。

 


随着皮唇中的卵越来越多,顶骨盆运动会逐渐减弱。当最后一颗卵排出来后,雌蛙会抬起前半身,并且将皮唇缩紧,这样卵就被包裹在皮唇里面了。所以袋蛙们生儿育女不仅是妈妈的功劳,还少不了爸爸在关键时刻的一脚。

 

角囊蛙(Gastrotheca cornuta


雌蛙一般只生6-10颗卵,它会背着这些卵大概23-26天,当卵发育成蝌蚪的时候,雌蛙会找有水的地方,把蝌蚪放进水中。这时,蝌蚪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上面所提到的是碟背蛙科的Flectonotus fitzgeraldi生殖繁育的情况,幽蛙属、芬蛙属和扩角蛙属的蛙类没有育儿袋,卵是靠雌蛙泄殖腔分泌的粘液粘上去的,但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卵会直接发育成小蛙,因此人们常能够看到一只大蛙背上背着若干只小蛙的情况。

 

Cryptobatrachus boulengeri


囊蛙属有类似的育儿袋,雄蛙会把卵塞进去,卵发育成蛙后还会在母体背上呆一段时间。

 


囊蛙属的育儿袋开口



所以,当您以后看到这背上长鼓包的蛙时,不要以为人家得病了,人家这是在生崽呢!


淘宝搜索店铺:爬行天下宠物用品销售总店

总有一款是你需要的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大家好,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对不起,养了爬我就没指望找对象


【爬行天下付费问答开启】有什么问题全都扔过来吧!与小编们面对面!我们给你解答!



-点击阅读原文,给你的宝贝爬宠请个管家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